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3034章

第3034章

    整个大桥看过去的时候,就如同是架在天空之中一般,非常的雄伟,气势磅礴。

    “不错,不错~”

    “铁路还是要多修一些,这样我大明各地之间的往来才会更加的便捷。”

    “有了铁路啊,调集什么都可以很快。”

    弘治皇帝直点头,铁路的重要性越来越特显出来。

    哪里有灾荒什么的,只要有铁路,拉上几列火车的粮食过去,再大的灾荒很快就会消失干净,换成以前的话,要运几列车的粮食过去,还不知道要出动多少人,花费多久的时间,可能等粮食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

    除了赈灾之外,军力的调动也是尤其重要。

    火车日行千里,只要有火车,兵力就可以迅速的调动起来。

    京城一旦有什么事情,天子这边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内调集各地的驻军进京,各地之间出现什么叛乱、战事之类的,朝廷也能够迅速的从其它地方调集大军过去镇压。

    在未来,伴随着铁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广,大明将会越来越稳定。

    “呜呜~”

    这时,江面上一艘大轮船驶来,伴随着呜呜的汽笛声,能够看到轮船甲板上面有大量的人都在观看眼前的南京长江大桥。

    “嘿~”

    大桥之上也有很多没事情做的人,顿时就激动的对着轮船上的人大喊大叫的挥舞手起来。

    “嘿~”

    轮船上的一看,顿时也是跟着喊叫起来,挥手。

    “这轮船可真大啊,比当年在天津看到的远洋帆船都要大的多啊。”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的大轮船,想起了当年在天津港所看到的大帆船了。

    “这个是天津造船厂新研究出来的大轮船,依靠的是内燃机螺旋动力,所以是不需要船帆的,而且因为动力足够强劲,所以船可以越早越大,并且现在都开始使用钢板来建造船只了。”

    “得益于朝廷对长江河道的疏通,所以大轮船也是可以一直从长江出海口的淞沪这边开到湖广的汉阳去,走鄱阳湖、赣江水系的话,还可以一直到赣州去,整个水路运输现在是非常的繁忙。”

    刘晋也是连忙说道,看看轮船上面的标志就知道这是自己家船厂生产出来的大轮船了。

    “嗯,不错,不错!”

    弘治皇帝满意的直点头,水运可比陆运要便宜的多,运量也更大的多,也就是现在有了铁路,以前没有铁路的话,光靠四轮马车来运输,一次可是运不了多少货物的。

    “陛下,这长江河运的价值,主要还是要靠长江的江水,而江水的稳定也是要靠长江流域地区对山林的保护,如果山林破坏太过严重的话,大量的泥沙就会进入长江,到时候河道淤塞,也会让河水不够稳定。”

    “臣以为,我大明理应禁止长江流域对山林的滥砍乱伐,以此来保护长江!”

    刘晋看着江面上突然跃起的一群江豚,想了想也是向弘治皇帝建议起来。

    第1830章 身价倍涨的大闸蟹

    苏州通往淞沪的水泥马路上,弘治皇帝的车队正在缓慢的行驶着,弘治皇帝饶有兴趣的欣赏着江南水乡的点点滴滴。

    从小在北京城长大的弘治皇帝,一直以来是连北直隶都没有出过,所见到的都是北方的风土人情,这第一次来江南,看到了江南水乡的景色,也是顿感新鲜。

    “停车!”

    伴随着弘治皇帝的一声令下,车队就靠边缓缓的停泊下来。

    弘治皇帝下了车,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江南水乡之地,河网密布、纵横交错,鱼米之乡,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

    此时正是秋天,稻田之中一片金黄,再过段时间,水稻就可以收获了,能够看到有农人在田间地头之间忙碌,挖出排水的沟渠,用来排掉稻田之中多余的水,这样方便秋收。

    “老乡,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弘治皇帝来到一处农田,笑着问起正在忙碌的农人来。

    “回贵人的话,还行,还行~”

    农人祝老头停下手中的活,看看眼前的弘治皇帝和刘晋,再看周围跟着的众多仆从,也是连忙恭敬的说道。

    “你们收购稻子都是用机器吗?”

    弘治皇帝拔下一株稻穗,仔细的看了看问道。

    “我们南方这边多是水田,而且田地比较分散、小块,不适合用机器,我们现在基本上都还是用镰刀收购稻子呢。”

    祝老头回道。

    “用镰刀岂不是要慢很多?”

    弘治皇帝看看眼前的稻田,这似乎好像真的是不适合大规模的使用机械。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慢也就慢一点了。”

    “所以啊,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往城里面走了,不愿意种地了。”

    祝老头无奈的说道。

    “年轻人都不种地了吗?”

    弘治皇帝一听,再次确认的问道。

    “是啊,现在年轻人谁来种地啊。”

    “这种地啊,一亩地也打不了多少的粮食,卖不了几个钱,进城打工的话,一个月随便也有几两银子,一年都吃不完那么多的粮食。”

    “再说了,这种地多辛苦,弯着腰、驼着背,累的要死,年轻人自然是不愿意种地了。”

    祝老头点点头说道。

    “这倒也是,只是这地没人种了,这以后大家都吃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