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3112章

第3112章

    现在黄土高原的人大部分都移民出去了,移民到了肥沃的辽东、河中、黑土等地区去了,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黄土高原这里的环境也是得到了休养生息,变的越来越好。

    都说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的河水现在确实是变的越来越清了,就是因为现在黄土高原上的人少了,环境自己慢慢的恢复起来。

    眼前的海参崴,它不过是大明人移民出去的众多地方之一。

    然而看看眼前的这座小城,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安宁和和谐,拿着望远镜都能够明显的看得到,这里的人吃得饱穿得暖,一个个精气神都相当的不错,小孩子甚至于还在玩雪、堆雪人等等。

    这些孩子一个个都非常的健康,身体强壮,不像当年雪灾的时候自己所见到的场景,那个时候,别说小孩子了,纵然是大人都衣衫褴褛,大冬天的都穿的极其的单薄,冷的发紫。瘦骨嶙峋。

    “哈哈,正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我大明人勤劳而聪慧,以前只是限于本土的那点土地,所以才过的很苦。”

    “现在我大明拥有庞大无比的国土,资源丰富,土地众多,我大明的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说实话,这也是刘晋一直以来都觉得是最骄傲的事情。

    那就是通过对外扩展,让大明拥有了广袤的土地,让大明人拥有了更广袤的生存空间,还通过对外移民的方式,也是让大明人拥有新的摇篮。

    至于说什么新学啊,成为内阁首辅,拥有庞大的身价等等之类的,这些在刘晋看来其实都不重要。

    “是啊,我大明人都是非常的勤劳而聪慧,只要有土地,我们就可以建设出美丽的家园出来。”

    弘治皇帝也是郑重的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这一次外出赚了一大圈子,建设了大明的诸多地方,海外之地也是转了一大圈,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领略了大明海外的富庶和繁华,见识了大明人短短二十年时间在海外打下的一片天空,建设出来的美丽家园。

    弘治皇帝就知道,自己以前那是真的错了。

    一味的相信那些文官们的鬼话,什么天子垂拱而治,以仁义道德治国、以孝治国、好战必亡、穷兵黩武什么的。

    这些都是狗屁的东西。

    不过是文官们为了巩固文官们的利益和统治所弄出来的东西。

    这些文官们是利益集团,他们奴役着无数的大明普通人,过着人上人的生活,他们在乎的只是他们的利益。

    他们口中所谓的民,值得就是士大夫阶层、士绅阶层,至于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不能算是民,他们只是最底层的牲畜一样的东西,是韭菜,是任他们不断宰割的羔羊。

    他们希望弘治皇帝什么都听他们的,这样一来才可以巩固他们的利益和统治。

    至于说底层老百姓的生死,艰辛,和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反正土地在他们的手中,话语权又在他们的手中。

    至于是对外,能够和谈就和谈,和谈不了就大不了让他们抢劫一番就是了,抢够了,自然而然也就离开了。

    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因为打仗了就会让武将勋贵集团们崛起,抢夺他们的话语权。

    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底层百姓的生活,最不需要关心的反倒是这些士绅、地主们。

    只要底层的老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大明其它什么都好办,其它什么都会变的更好。

    反之,只要底层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好日子过,那么再操心其它的什么事情都是扬汤止沸、饮鸩止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作用。

    就好比以前出现灾荒,纵然赈灾的再好,百姓们能够在这次灾荒之中度过去,但是老百姓依然很艰苦,依然很难。

    又来一个灾荒的时候,他们依然饿殍满地,依然烽烟四起,依然民不聊生。

    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老百姓没有自己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要被剥削掉,老百姓的家底太薄了,风雨一吹打就日子艰难了。

    再看看现在,灾荒依然还是年年有,不是河南大旱就是长江发洪水,但现在老百姓怕灾荒吗?

    根本就不怕灾荒,家里面有存量又有银子,纵然是灾荒之年,也可以过的潇潇洒洒, 粮食便宜,别说一年不种地了,三年五年不种地也没事,再说了还可以进城打工,一个月赚几两银子买的粮食都够一家人吃上几年了。

    所以现在纵然是有灾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都大量的移民到各地去了,一个地方发生了灾荒,人口也是有限,其它地方也是可以快速的支援过去。

    现在受到灾荒的奏疏,弘治皇帝是一点都不急,奏疏里面所描写的情况也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大旱、几月无雨,百姓饥荒,饿殍满地、烽烟四起、盗匪呼啸山林等等,然后就是要朝廷拨款多少银子、粮食、兵马之类的前来赈灾、平乱、剿匪什么的。

    往往一折腾就是让人头疼许久,有时候一旦蔓延,可能几个省都会折腾半死,自己也是要少不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吃不好、睡不好。

    现在地方官员的奏疏一般都会说大旱,几月无雨,庄家颗粒无收,请朝廷拨一些粮食和银子来赈灾,另外请求免除今年的税赋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