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学神十三岁在线阅读 - 学神十三岁 第179节

学神十三岁 第179节

    网络也是呼朋唤友的好去处,“银河系漫游指南”原本只?是几个爱看科幻小说的宅男搭建的论坛,被几个数学系学生发现后迅速占据,一个接一个的来到这里,到现在成了全球青年数学家最喜欢的网上社?交地。

    2000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23点,“银河系漫游指南”论坛上有一个新帖子?,发帖人?id“miao wen”,帖子?实际是一篇论文,题目为“到达庞加莱猜想的最后一步”,并说明这是3篇论文中的第一篇。

    这篇论文长度为33页,不过在网络上也只?是微不足道的若干字节罢了。

    当天晚上绝大多?数论坛用户都在庆祝新年,一些夜猫子?直到过了午夜才发现这篇论文,但大部分人?都看不懂这篇论文。

    第二天,更多?的人?涌进?论坛,很多?人?以游客身份浏览该贴。

    很快,国际数学界都在说,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年轻的数学副教授似乎真的解出了“庞加莱猜想”。已经发布的第一篇论文正在经受全世界各国数学家的验证,并且,他们都在焦急的等待接下来的两篇论文。

    *

    康妙玟在论文的开篇首先鸣谢了一些同行和朋友,以及在庞加莱猜想的破解之路上做出过贡献的前?辈们,正因为有着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和工作成果,她?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这个猜想;一些交往密切的同行和朋友们也提供了思路,使得她?的思路更开阔。

    33页的论文搭建了解决庞加莱猜想的框架,精彩内容尚未真正呈现。

    *

    “不要紧吗?”罗克狄担心的问。

    “什么?”康妙玟被问得莫名其妙。

    “我是说,你分开发布论文,不要紧吗?”

    “你是说会不会有人?根据我的第一篇论文解开后续,提前?抢走我的荣耀?”

    “会吗?”他紧张又担忧,还很好奇。

    一旁的玛丽莲笑?了,“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完美?的论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数学论文……很难。”

    “是的,数学论文很难写,或许真的有人?想抢先写出后续的论文,但他或者她?必须保证论文不会被纠错,那很难。而且会被人?嘲笑?,因为我的论文发表在前?,他如果按照我的解决思路走,那就是‘学术抄袭’。”

    也是哈,文理科论文都有“查重”一说,你不能?盗用别人?的idea,搞数学当然也同样。庞加莱猜想要是那么容易解答,就不会90多?年都没人?解出了。

    罗克狄放心了,“那我可以期待你拿上好几个奖了,是吗?”

    康妙玟笑?着摇头,“不太多?,很多?数学奖只?奖给本国数学家。”

    “菲尔兹奖呢?”

    “那个很难,非常难。你要知道他们是怎么评奖的。”

    “我知道一点,跟其他的大奖差不多?,会有一个提名委员会,对吗?”

    “是的,每一届都会提名几十个候选人?,然后一轮一轮的投票,直到留下4名得票最高的候选人?。”

    罗克狄看着她?。她?的事情都会对他说,比如普林斯顿大学一直想让她?申请入籍美?国,之前?她?已经申请到了永久居留权。作为近年数学界最耀眼的新秀,她?的绿卡申请通过的很快,有绿卡对她?频繁出国比较方便,但还不是很方便,如今有一本美?国护照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且,入籍之后她?就能?获得美?国的数学奖,要说美?国在数学奖项上那可是毫不吝惜,各种联邦级别的、州级别的、私人?基金的奖项多?得很!而且奖金也不小气,少的都有几万美?元,多?的能?有几十万美?元,拿一圈奖下来,荷包顿时鼓鼓。

    而且还会有“名气”这种附加值,在美?国,媒体偏爱娱乐明星,接着是富豪和政治明星,接下来才是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名人?,至于科学家?能?出名的始终是极少数,所以,谁不喜欢“出名”呢?

    玛丽莲在跟康妙玟说着投票的事儿。

    “这不太公平,有些时候你觉得某人?应该得奖,但偏偏他或者她?没有得奖,等到下一届,她?或者他便过了年龄。这公平吗?”

    “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

    “还有,你懂的,如果评审委员会没有你的国家的人?,那么你就很难胜出。”

    唔,懂的。中国在这方面处于绝对劣势,在国际上的各种组织、机构中,中国人?都是极少数,完全不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中国至今无人?获得菲尔兹奖,除了国内按资排辈出头很难的问题之外,还有在提名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基本“查无此国”的问题。

    所以美?国法国的菲尔兹奖得主超多?也就是这么来的,也因此苏联/俄罗斯的获奖者也是屈指可数,困境也是同样的。

    要想破局,只?有做出了震撼世界的重要成果才有可能?。

    以无可争议的成绩,赢得一轮又一轮的投票。

    第219章 《时代》周刊的采访

    她是幸运的, 原本她以为庞加莱猜想怎么也得10年起步呢。在数学?领域,10年压根不算什么?很长的时间,有人围绕一道难题都能奋斗终生还没有什么?结果, 在这个领域, 灵感和毅力缺一不可。

    牛逼如弗拉基米尔·阿诺德那样多领域开花数学?物?理?双修的大佬很少很少, 不然真是完全没有别人的活路了。阿诺德教授一直关注康妙玟, 康妙玟选修过他的研究生傅里叶分?析课程,正经的师生关系。师生一直保持联系, 阿诺德教授也看过了她的论文,很高兴她能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能做出突破性的成绩,十分?骄傲。

    本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想法, 康妙玟还在念物?理?博士阶段便申请加入了美国数学?学?会成为?会员, 美?国数学学会对会员的国籍没有要求, 对工作地点等也没有要求, 个人和团体?(主要是大学?)都可以成为会员。一旦成为会员,好处多多, 数学?方面的研讨会自然不用说,一些美?国国内的不限制国籍的奖项也能获得提名了。

    美?国数学?学?会能颁发的最有含金量的数学奖项是科尔代数奖(cole prize in algebra), 分?为?1928年颁发的代数奖、1931年颁发的数论奖,每5年颁奖一次,且两个奖项还是分?开的,每届获奖人数1到2人, 可以说非有重大突破不能获奖。也因?此科尔代数奖便成了美国/留美数学?家们?心心念念的“大奖”,但这个奖获奖人数太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谁敢说自己就一定会是“天选之子”?

    除此之外麦克阿瑟基金会,每年颁发的“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又被?称为?“天才?奖”)才?是大家都心向往之并且获奖几率更大的奖项, 这个奖项在1981年设立,每年奖励20到25位各领域的杰出?人士,每人奖金50万美?元,无?任何附加条件。

    康妙玟第?一次听说麦克阿瑟奖居然奖金高达50万美?元,便深深觉得这可真是体?现美?国的雄厚财力的一个极好的例子。去年麦克阿瑟奖的获奖者为?24人,也就是说麦克阿瑟基金会要掏出?高达1200万美?元的奖金!

    麦克阿瑟奖对获奖者的国籍没有要求,但绝大多数都是美?国人,极少数欧洲人,更少的亚洲人,去年有一位中国旅居美?国的艺术家获得了麦克阿瑟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奖者。这个奖也以提名的不走寻常路而闻名于世,它没有提名委员会之类,只接受匿名提名,不需要被?提名人提交任何资料,很多被?提名者直到接到获奖电话才?知道天上?掉馅饼了。

    其实也就是说,你必须已经是业内小?有名气的人才?,才?有可能获得提名,毕竟人家要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字,又怎么?可能提名你呢?

    康妙玟:好累。

    幸好她已经算是小?有名气,除了是一名数学?家之外,还是目前美?国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她的美?国经纪人正在为?她策划纽约画展。

    没错,她签了一家美?国大经纪公司,有了美?国的艺术经纪人。成熟的美?国艺术市场接受任何流派的艺术,年轻的画家不稀罕,纽约的翠贝卡区汇聚了全美?最多的画廊、最多的青年艺术家,每一位青年艺术家都做着?一飞冲天的美?梦。但如果一位年轻的画家同时是一位有着?天才?之名的数学?家,那当然是很稀罕的。

    在普林斯顿就读的3年,康妙玟也没有荒废艺术创作,她的绘画技法愈发成熟,书法风格也更加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锋芒。

    每年寄几张画作和书法回国参加展览,她人不在国内,但国内时不时有她的传说啊不,报道,年年能拿个把画展或书法展的奖,十分?惬意。

    所以,这就叫“心想事成”吧,或者叫“一顺百顺”,当你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随之而来的只有更上?一层楼。

    这种感觉……该死的真是棒极了!

    *

    第?二篇庞加莱论文在2001年的1月11日发布,有20页。

    第?三篇庞加莱论文在1月31日发布,有35页。

    已经尽可能的简洁了,但还是多达88页。

    三篇论文构成了一个整体?,详细解答了庞加莱猜想。

    论文非常完美?,没有错误,没有漏洞,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无?人指出?错误或缺漏。

    第?三篇论文发出?之后,《时代》周刊打电话到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询问是否可以采访康妙玟副教授。

    美?媒的触觉极为?敏锐,他们?关注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努力将一切资讯带给美?国群众,十分?敬业。

    康妙玟很淡定的表示,可以。

    她对媒体?采访早已熟悉,也自信可以应付的很好,不需要公关经理?教她怎么?“说话”也就是应付媒体?。她看了一些讲公共关系的书籍,又有这几年收看美?国时政新闻、人物?访谈的经验,对于美?媒记者与中媒记者的不同之处有所了解,没在怕的啦!

    在美?国的这几年她相对低调,在普林斯顿这个小?镇上?默默的当她的好学?生。美?国吸引着?全世界的杰出?人才?,少年天才?数不胜数,她在美?国也不过是另一个聪明人,不值得美?媒关注,直到她突然做出?了震惊世界的成果。

    *

    采访络绎不绝,很快,庞加莱猜想被?证明的消息从数学?界蔓延开来,进入成千上?万普通人的视野。几乎一夜之间,美?国街头便全是她的照片,她登上?了数不清的纸质媒体?,报纸的封面、杂志的封面。

    这股风潮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欧洲,又蔓延到亚洲、非洲、大洋洲,一时间,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说她,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解开了庞加莱猜想!

    世界震惊于她的年轻,也似乎再次“发现”了中国。康妙玟博士目前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没错,但她不是美?国人,是中国人,还是一位年轻女性,这就更令人惊异了。

    数学?家们?不知道具体?心情如何,但对外来说,数学?界对于女性能在数学?这种“传统”的男性领域占据一角是非常欢迎的,于是数学?界人人都显得十分?欣慰,到处夸夸。

    于是很微妙的,康妙玟发现自己的待遇又提高了。

    她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因?为?没有升到正教授,也没有带研究生的资格,因?此是没有助教的,也没有助理?,教学?方面都得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忽然,大学?人事部调拨了一名女秘书给她,说是为?她接电话、处理?琐事。

    好吧,既然大学?这么?殷勤,她也就笑纳了。

    各种会议邀请也更多了,有些暑假期间的研讨会和会议现在就给她发来了邀请函。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也同她接洽,想要她结束春季学?期的教学?后便跟ias重?新签合同,他们?提供了一张为?期3年的全职研究学?者的合同,合同期间她将在ias有自己的办公室(更好的办公室)、没有教学?和论文要求;薪水若干,津贴若干,并且提供给她一处住宅居住,还是当年奥本海默住过的住宅。

    啧啧。

    几乎同时,法国高等数学?研究所也向她递来了条件优厚的邀约,提供了一张为?期5年的全职研究学?者的合同,她将在ihs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同样没有教学?和论文的要求,她可以自由决定是否为?研究所的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开设讲座,不是硬性要求;薪水若干,津贴若干,提供一栋独栋住宅,还送她一辆代步车。

    普林斯顿大学?也立即将提升她为?正教授的议程排到行政事务的最前列,而她去年9月才?入职,如果今年9月提升她为?正教授,她将会是全球所有大学?历史上?最快升到正教授的第?一人!

    康妙玟保持淡定:嗐!这都不算个啥!

    *

    《时代》周刊的采访在2月的一个下午。

    普林斯顿已经开学?两周,2月的天气还很是寒冷,走在教学?楼之间,康妙玟还是像个学?生。

    摄影师为?她拍了一些照片,就用教学?楼作为?背景,拍的很不错,果然专业人士出?手就是不一样。记者还带了化妆师为?她化妆,化完妆,她还是她,就是变得……很漂亮。

    康妙玟不懂更多的化妆技巧,她平常也就是涂涂唇膏完事,今天的她竟然可以称得上?“明眸皓齿”,比平常的她好看很多。她很是新奇的看着?摄影师为?她拍的拍立得小?样,很高兴的将拍立得递给罗克狄。

    “瞧,都不太像我了。”

    他笑着?说:“你本来长得就很好看啦,化妆是凸显你五官的优点,你就是很好看嘛。”

    这话她喜欢听,谁不爱听好听话呢?

    这一天的采访也很顺利,《时代》周刊的记者素养很好,没有问什么?很尖锐的问题,她的履历也很简单,没有什么?值得深挖的,记者似乎因?为?她是个年轻女性而对她十分?温和。

    至于什么?时候刊登采访?记者没有说。

    经纪人则说,这种事情不好说啦,《时代》周刊同样追逐“热点”,但《时代》周刊牛逼的地方在于,它还能制造“热点”,所以《时代》周刊一向不太在意“时效性”。

    好吧,康妙玟也觉得无?所谓啦,只要他们?肯定能刊登,她其实也不是很在意具体?时间。

    第220章 完结篇

    同事们都很羡慕她, 毕竟谁不想登上《时代》周刊呢?《时代?》周刊是美国媒体的门面担当,一登《时代?》天?下知,全美2亿群众至少有1亿能知道你, 接着——就?是如?同涟漪一般, 你的知名度从美国扩散到全世界, 你会成为世界知名人士。

    在美国这样功利性极强的国家, “名气”意味着钱,以及其他数不清的利益, 对她个人和大学来说都是如?此。普通人总是慕强的,极少?有例外。

    科学界或者说数学界会有什么不同吗?不会的,没有什么?不同。

    在普林斯顿成为“知名人士”的好处略, 在小镇上成为几乎人人都认识的人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当她到纽约、波士顿或是别的城市, 或是在飞机上, 都有人能?认出她,那么?……还是很有点欣喜的。

    “你好, 康教授。这里?有果汁、牛奶、矿泉水和香槟,请问你要什么??”

    “早上好, 康教授,祝你有愉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