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894章

第894章

    陈登忍无可忍,和法正吵了起来。

    他对刘备说,我是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愿意交出兵权,解甲归田。

    说完,不等刘备说话,他扬长而去。

    张飞也很不舒服。法正这么说,也有指责他的嫌疑,甚至有指责刘备的嫌疑,搞得好像没有他法正,他们就每战必败似的。

    法正惹了众怒,刘备也很无奈,一边劝解,一边让陈琳去追陈登,劝他消消气。

    法正也很郁闷。

    他对刘备说,陈登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我在天子面前时也常常直言不讳,天子都没有计较。

    他陈登就连一句批评都听不得?

    看来我不该来,还是回长安复命去吧。

    刘备连忙拉住,好说歹说,才让法正放弃了立刻回长安的想法。

    两天后,袁熙撤兵的消息传来,退守莒县。

    法正仰天长叹。

    扩大战果的机会已经错过,刘备想收复琅琊,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刘备也很郁闷,带着法正去了开阳,准备散散心。

    第七百三十一章 自愧不如

    诸葛亮拿着文书,快步走到椒房殿门口的时候,刘协正在皇后伏寿说话,笑语盈盈,一派温馨。

    伏寿心情不错。

    怀胎六个月,有太医的悉心照料,还有荀文倩这个过来人一旁陪伴,她的状况非常好。

    尤其是父母都来了长安,伏完在太学任《尚书》祭酒,主讲家传的学问。母亲暂时没事,隔三岔五的进宫陪她,兄弟和姊妹都有了不错的安排,她过得很舒心。

    最让她满意的,自然还是天子不管多忙,还是经常抽出时间来椒房殿。哪怕是说几句话就走,也不会几天不露面。

    在天子的示范下,几个贵人没人敢怠慢她。只要在宫里,每天都过来请安,陪她说说话,相处得还算融洽。

    唯一遗憾的就是上次华佗预测翻车,现在不敢轻易说是男是女。

    虽然嘴上不说,但伏寿还是希望能生个儿子。

    一来天子即将年满二十,应该有个嗣子。

    二来马云禄入宫之后,随时可能怀孕。马云禄与荀文倩不同,她背后有凉州军。如果她身为皇后,一直生不出嫡子,马云禄却先生了儿子,难保凉州人不会有想法。

    最后还有一个麻烦。董宛、宋都也到了可以生养的年龄,不久就要回到长安,她的竞争对手突然就变多了。

    只要她能生下皇嫡子,那这些担心就都没有了。

    让桥蕤的两个女儿入椒房殿为侍女,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备无患。

    天子虽然拒绝纳她们入宫,却还是喜欢她们的。

    男人嘛,有几个能拒绝国色。

    “陛下,又有公事来了,你就别陪我了。”看到诸葛亮,伏寿主动说道:“待会儿点心好了,我让人送去。”

    刘协笑着应了,起身离席。

    见此情景,诸葛亮在门口住了脚步。

    他和伏寿都是琅琊人,本来就有不少人说他得到天子信任和皇后有关,平时特别注意保持距离。今天要不是情况特殊,他甚至不会走到椒房殿来。

    “什么事?”刘协迈步出了殿,轻声问道。

    “冀州、徐州的形势都有变化,而且有些关联。”

    刘协听诸葛亮说完,没吭声,一直走到清凉殿,入了座,展开地图看了一会儿,才轻笑了一声。

    “这些人还真是好斗啊,没人斗的时候,就自己和自己斗。”

    见刘协一脸不以为意,诸葛亮提醒道:“陛下,依徐州的进度,只怕今年无法进军辽东。”

    刘协瞅了诸葛亮一眼。“辽东还能飞了?”

    “那倒不会。”诸葛亮也笑了。

    “既然不会飞了,那有什么好担心的。早一年,晚一年,其实没什么区别。”刘协靠在凭几上,以手支额。“我倒是希望慢一点,走得太快了,未必是好事。”

    诸葛亮神情不变,心里却有些无奈。

    他天天跟着刘协,自然清楚刘协对当前现状最大的不满就是袁绍撤得太快了。如果能多打几年,度田或许不会这么难。

    徐州、冀州的情况正合刘协之意。

    可问题是琅琊是他的家乡,刘备现在驻扎的地方就是阳都。黄巾之乱时,阳都就受了灾。再打上几年,阳都会被打残。

    “担心家乡?”刘协没听到诸葛亮的回应,瞥了他一眼,见他神色忧虑,立刻明白了其中原由。

    诸葛亮一愣,随即说道:“是的。”

    “那就更不能急了。”刘协笑笑。“不出意外的话,刘备与袁熙之间的争斗已经不在战场,而是人心。你家那些亲朋故旧会支持谁?”

    诸葛亮几乎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家兄在刘使君处,族人自然是支持刘使君的。”

    “但愿如此。”刘协笑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他知道诸葛瑾在刘备麾下,但诸葛瑾并不是刘备的直接下属,而是陈登的。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这就不好说了。

    他更愿意相信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有些东西是有惯性的,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徐州士大夫正有意无意的站队,真正支持刘备,或者说是支持朝廷的人并不占多数。

    其实不仅是徐州,整个山东都是如此。

    周忠出任司空后,第一个决定就是辟除张昭为吏,而且是司空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