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211章

第1211章

    杨彪诧异地抬起头,打量了刘协两眼。

    刘协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湛然,态度诚恳,没有半点敷衍之色。

    杨彪心潮涌动,躬身一拜。“请陛下容臣三思。”

    “拜托了。”刘协微微欠身。

    杨彪起身告辞,退出了大帐篷,仰头看着白云朵朵的湛蓝天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生逢斯世,幸甚幸甚。”

    ——

    袁衡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将刚刚记录完的起居注送到刘协面前,请刘协过目,看看有没有漏记或者讹误之处。

    刘协接过看了一遍,瞅了袁衡一眼。

    “你说,杨彪说的那些依附梁氏的人都有谁?”

    袁衡眼神闪烁,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水至清则无鱼。追究这些四十年前的旧事除了让大臣们人人自危以外,并无益处。与过去相比,将来的盛世更值得期待。”

    刘协忍不住放声大笑。

    虽然杨彪、袁衡都不肯说,却不代表他一无所知。

    跋扈将军梁冀能以纨绔主政近二十年,甚至干出鸩杀天子这样的事,那些与他同朝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真正清白的。

    按照儒家经义,与梁冀这样的人同朝为臣就是耻辱。如果不能拔剑而起,为朝廷除害,就应该洁身自好,退隐归田。

    留在朝堂上不走,又不与梁冀决裂的,都有罪。

    可是话又说回来,正如袁衡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圣则无徒,那处意义上的君子只在想象中,不可能活在现实中。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他没那么天真,也没有那么重的道德洁癖,要求大臣们都是纯粹的道德君子。他只是好奇,如今在世的大臣中,有几个与梁冀有瓜葛。

    考虑到梁翼已经死了四十年,与梁冀有直接接触的人应该不多。但官场上多的是父子相继,所以不排除有很多人的子弟还在朝中。

    尤其是那些名门大族。

    比如眼前的袁氏,袁绍名义上的父亲袁成就曾是梁冀的心腹,言无不从。

    真要重修《孝桓帝纪》,梁冀的事难以跳过,而那些曾依附梁冀的人也会被拉出来鞭尸。以现在的修史方法,再想用春秋笔法,为贤者讳,怕是难了。

    孔融本想讽谏,却在无意中捅了一个马蜂窝,怕是要被人骂死。

    刘协越想越觉得有趣,甚至还有些得意。

    果然是自胜者强。

    只要我心怀坦荡,不怕你们含沙射影,所有的攻击都会变成助攻,所有的危险都会成为机遇。

    “拟诏,召孔融赴行在。”刘协微微一笑。“朕要好好的嘉奖这位敢于建言的老臣,并付以重任。”

    袁衡的嘴角抽了抽,躬身领命。

    ——

    根据杨彪的建议,曾依附公孙度的人被安排到孙策、刘备麾下,随军出征海外,终生不得再入中原。

    诏书说得很严厉,但刘协也清楚,究竟能执行到哪个程度,其实是很难说的。

    有没有依附公孙度,判断标准很难定,最后还要靠荀攸等人把握。

    就算他亲自去辽东,也无法一一查证。

    与其如此,不如将这个权力交给荀攸,以示信任。

    这就是身为皇帝的无奈之处。

    他虽然高高在上,却不是全能之眼,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靡遗,被某些大臣欺瞒在所难免。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选择值得信任的大臣,减少被欺骗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荀攸虽然算不上言听计从,却还是识大体的。之前在河间度田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证明了他的忠诚。

    这个忠诚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赞同,以及由共同利益而衍生出的合作。

    如果触及到了荀攸的利益,或者理念上背道而驰,再想得到他的忠诚就不太现实了。

    归根到底,共同利益是基础。

    他的杀器就是将这个基础尽可能的扩大,尽可能的夯实,立足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才能打破士大夫阶层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推着华夏文明向前,再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在既有的小圈子里不断徘徊。

    第九百八十九章 以德服人

    杨彪让人找来了邢颙,转达了天子的嘱托。

    邢颙很惊讶。“天子真是这么说?”

    杨彪笑笑。“你是不信我,还是不信天子?”

    邢颙连忙摇手。“岂敢,岂敢。我只是觉得天子气魄非常,一时不敢相信而已。杨公,这可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恐怕不是我能完成的。”

    “你一个人当然不行。”杨彪抚着胡须,眼神灼灼。“但你可以出面,邀请名士大儒,共商大计,也算是为朝廷出力。学问当为时而作。大汉有天子这样的英主,再次中兴,儒门也需要一个董仲舒似的人物,为大汉立言。”

    邢颙心中激动,却还是谦虚道:“鸟无头不飞。这样的大事,非杨公主持不可。”

    杨彪微微一笑。“如果我不是身居司徒,脱不开身,的确不会将这个机会让给你。尽管如此,我也不能置身事外。你们立论,我禀明天子后择善而行,以证其效,知行合一,以臻至善。”

    邢颙微微颌首,随即又道:“鲁国孔融是圣人之后,学问渊博,为人又正直,正是……”

    邢颙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彪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