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北魏末年在线阅读 - 第59章

第59章

    留陈元康在听望司办事堂中熟悉事务,高澄领着斛律光回府。

    进了大堂,就看见高欢正在会客。

    “子惠,快过来,与你司马叔父见礼。”

    司马叔父?高澄仔细看了眼堂上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恍然大悟:哦,司马子如呀。

    当初司马子如因高欢故旧的原因,被逐出洛阳,放任为南岐州刺史(陕西凤县),司马子如没有去河北投靠高欢,反而真去了南岐州赴任。

    如今尔朱氏只剩了尔朱兆还在晋阳醉生梦死,司马子如也来了洛阳面见故人。

    相互见礼后,高澄随侍在一旁,听着两人诉说当初的情谊。

    期间用过晚膳,夜色渐深,高澄直打瞌睡,终于忍不住向高欢告退。

    得了高欢应允,高澄当即回了房间。

    也许是昨夜太过奔放,以为吓到了高澄,今晚大车没有再来纠缠,高澄得以安心入睡。

    高欢、司马子如两人谈兴不减,待到深夜,还是不愿分别的两人同室而卧。

    第四十七章 通家之好

    天还未亮,彻夜长谈的司马子如便向高欢辞别,高欢为了表示对好友的礼遇,让人将高澄唤醒:

    “阿惠,你替为父送遵业回府。”

    司马子如一番推辞,高欢却不许。

    咦……怎么还有这种人的嘛!好假哦!

    随从掌着灯,高澄将司马子如送至府邸,天刚拂晓。

    一个与陈元康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孤零零地在大街上打扫。

    年轻人见到司马子如,执礼甚恭,口称恩主。

    原来是司马子如的宾客。

    ‘一个宾客,天没亮就要扫大街,这司马之如定的哪门子家规。’

    一肚子起床气的高澄暗自不满道。

    司马子如含笑与年轻人寒暄,看神态不似敷衍。

    带着疑问,高澄随同司马子如进府,与被唤醒的家眷一一见礼。

    司马子如安排他的儿子,稀里糊涂背上私通庶母罪名的倒霉蛋,司马消难招待高澄,自己则回房休息。

    司马子如刚走,高澄就忍不住向司马消难打听起了门外的年轻人。

    “世子说的是赵隐吧,他是父亲的宾客,不过地位低微,专为父亲执笔文书,来我家有段时日了。

    “刚开始来时,总是天没亮就不见人影,府里人都奇怪,以为他是要偷盗,可一查又没发现少了物品,后来才知道,他是特意避开众人去扫大街,真是个怪人。”

    年龄与高澄相仿的司马消难啧啧称奇道。

    高澄赞同的点点头,不过这么有公德心的人,这年代可不多见。

    小高王当即对这人有了兴趣,开始详细询问起来。

    司马消难知道的也不多,只说他自称南阳宛人,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如今带着母亲寄居在府上。

    平时不跟同僚交游,工作上也没有过差错,虽然行为怪异了点,倒是个大孝子,闲暇时一心侍奉母亲。

    高澄越听越觉得不对,这人事迹怎么那么耳熟,他追问道:

    “那人真叫赵隐?不会还有别的名字吧。”

    “世子是说他犯了事,所以隐匿在我家!难怪他从不与人交游,原来是怕让人认出他的身份!”

    同样都是少年郎,两个人的脑电波没在一个频道上。

    高澄只能解释:

    “我是说他有没有表字,或者别号。”

    司马消难思索片刻,回道。

    “别号我不知道,但我记得他表字彦深。”

    赵彦深!这名字一出,高澄哪还不知道是谁。

    深受高欢、高澄、高洋、高演、高湛父子五人信任,北齐一朝唯一善终的丞相。

    在他们高氏政权,位高权重,还能善终,这份履历足够让人叹服。

    段韶能善终,那是因为他姨母叫娄昭君,赵彦深可没有这么一位姨母。

    心思直转,高澄立即换了一副嘴脸,亲热地握着司马消难的手,笑眯眯地拉起了家常。

    这举动把司马消难看得一愣一愣。

    闲聊间,高澄反复强调两家的情谊,言说父辈们是密友,他们彼此间,也应该好好亲近,要时常往来。

    两个人相谈甚欢,等回过神时,已经日上三竿。

    高澄辞行,司马消难执手相送。

    临别时,高澄很是不舍,再三言道:

    “我与消难一见倾心,恨不能朝夕相伴”

    又与司马消难约定明日再登门拜访,高澄这才离去。

    看着频频回首相望的小高王,司马消难感慨道:

    “世子待人亲切,不作伪,一如高王,是个真性情。”

    等司马子如醒来,司马消难把这番评价跟父亲提起,不知道为何,他总觉得父亲的眼神很奇怪,似乎隐藏着担忧。

    难不成是担心自己与世子交往甚密,遭人嫉恨构陷?

    哼!我与世子坦荡荡,何惧人言!

    高澄回去面见高欢,这才得知高家与清河王府的亲事已经走过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个流程,婚期定在两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二。

    而高欢也将在五月初三带着家眷与大军返回邺城。

    成亲后,大姐儿要住在宫中,但是元仲华年纪太小,依旧养在清河王府,等年岁大些,再接进高家。

    至于尔朱英娥,她会在高澄成亲后以侧室的名分低调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