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旅明在线阅读 - 第838章

第838章

    很快,土著们就呼朋唤友,冒着雨水,带着同乡和亲眷来支援国家建设了。

    相比外来者,土著更加适应本地的雨季和地形,所以他们担负了几乎所有的非技术性工作……譬如清理外围植被,并给工地带回足够的建筑材料。

    所谓的建筑材料,主要是一些木杆和宽大的植物叶片。这两种东西都是为了贯彻郑洋洋之前的指示:挖沟,搭棚子用的。

    之前郑洋洋在地图上画的那个圆,其实是个正方形。原因很简单:比起奇形怪状的棱堡和圆形城堡来,正方形建筑建造工时最省,成本最低,事后规划扩建最方便。

    有了优点,自然就有缺点:正方形城池会给攻城者留出宽大的攻击面,防御能力低。

    然而军队对正方形是有信心的。迄今为止,穿越军队完成的都是更加需要资源和技术含量的攻城行动,至少在大明境内,艰苦守城的情况还没有出现过。

    以此推断,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防守的据点,对于技术优势的一方加成是非常高的。安南军队或许能在野战中给我方造成压力,但是守城战,军方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哪怕在雨季也同样是这个心态。

    即便安南正规军的战斗力不低这已经成为了共识,但是拥有速射炮和后膛枪的城池无人能攻下来这一点,同样是军方共识。

    于是在经过综合考量后,下龙湾的海岸上,出现了壕沟。

    壕沟是承平行状态的两条线。

    内围的壕沟四方形,不但深而且宽,这是为城墙准备的地基。而作为外围防护的壕沟就浅多了,这里只需要砌一堵矮墙,也不用整齐的四方形,面对内陆方向修一修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搭草棚。

    在连绵的雨季想要用砖头和水泥砌墙,防水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壕沟上方的防雨草棚搭好后,下一步施工者才可以平整地基,调配水泥,砌墙。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在壕沟侧面挖出一些排水沟用来随时排出地下水。

    毫无疑问,当前这种环境在堆砌出来的砖墙,牢固程度肯定达不到北方标准,毕竟水泥要雨季过后才能缓慢凝固。不过对于穿越者来说这都是小问题:在雨棚遮盖下,火器发火率大增,足以将来敌消灭在冲锋路上……如果真有大部队来冲锋的话。

    以上这些工作牵扯了工程人员最多的力量。另外一处用工重点则是码头,那里正在修建一条深入海湾的石码头……连石块都是从海上运来的,荒僻的安南海岸根本找不到石料加工企业。

    ……

    就在开拓者于安南海岸拼命和时间赛跑的同时,一艘台江港出发的大型客船,停在了广州新区官码头。

    从船上下来的,是一支来自北方的团队。

    之前在5月底的时候,朝廷收到了来自南方的奏折。其中除了汇报澳门战事因果之外,还附上了一沓地契——据说是澳门城破后弗朗机商人“乐输”给官府的。

    乐输这种把戏,朝堂上是个人都门清。然而当时大家的关注点都不在这里:南方送来的战利品和地契才是重头戏。没有人不喜欢发战争财,只不过大明君臣打仗从来都是赔钱,没享受过这种滋味而已。

    这之后围绕着战利品,君臣之间还发生了一轮攻防战。当然,年轻的皇帝最终不出意料/妥妥又被文臣们打败,被夺去了大部分战利品。

    而今天在新区码头下船的,正是朝廷派来接收地契田庄的团队。

    接收团是由不同身份的几路人马拼盘而成。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人:户部主事马敏和内府库副使太监杜尚宝。

    马敏和杜尚宝这两人,一个代表户部,一个代表内宫,标准的接收大员。

    而接收团的其余人等,则是各路大佬派来看风向的。

    早在满清初次入关,曹总兵赴京勤王之后,京城大佬对在南方置业的兴趣就一日高涨过一日了。

    起初的时候,人们是抱着试探的态度,派家奴去夷州买了些传说中的大田搞试水。

    这之后,抛开丰厚的产业回报且不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在高层人士这里被慢慢改变了:瘴疠。

    是的,自古毙人无数,古人避之不及的“瘴疠之地”这个现象,在夷州,甚至扩大到所有的曹氏领地,都不存在了。

    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在北方的大明精英阶层已经确凿无疑地认证了这一点。尽管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都有,但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夷州那等地方,眼下得瘴疠(疟疾)和各种热病的人是少之又少。

    这个现象无疑给曹某人增添了一道耀眼的神秘主义光环。

    这样一来,“在南方置业”这个简单的投资行为,就变得复杂了起来:既然瘴疠可破,那么“缓急不便之时”,族人是不是可以去那四季如春之地“开枝散叶”“静养生息”呢?

    有了这个念头后,今年以来,从大明各地便陆续有那官宦之家的人物前来南方各地置业了,包括夷州在内的田地价格居然引来了一拨小小的上升。要知道,截止今天,台南平原的开发程度还远远达不到后世那样呢,可出售的田地理论上还有很多很多,这一拨可把赤坎区政府的嘴都笑歪了。

    而这一次朝廷因为忠勇伯献上的地契组建官方接收团队,那更是一次去南方考察绝佳的好机会了。原因嘛,京城忠勇伯府的折子房已经放出话来,说是安南那嘎达的瘴疠业已除尽,安南人也热情好客,曹总兵也在当地收了不少地契,就等大伙去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