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314章

第314章

    有据可考:蒙古军征西的时候,打欧洲曾经遇到过欧洲的骑士团,都是重甲骑士,但蒙古军的轻骑兵利用速度优势,实行穿插迂回,经常用小股部队诱敌,然后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再将敌人切割,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

    所以对于草原铁骑的骑射,一直也是大明头疼的问题,直到神机营的出现。

    但现在没有神机营!

    不过无妨,有红衣大炮,也能压制对方。

    很快,丘福看出了苗头来。

    派了一员大将从前线赶回中军大营,对朱棣劝谏,说鞑靼人的目的昭然若揭,以骑兵牵制左右两翼,再用步军僵持中军,如果明君一旦陷入劣势,鞑靼左右两翼骑军就会投入战场,撕开一条口子直逼中军大营,还请陛下暂时退一下。

    黄昏在一旁听了暗暗摇头,丘福丘国公啊,你还是不了解朱棣。

    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朱棣怎么可能会退。

    然而……

    朱棣的决定却让黄昏大跌眼镜。

    朱棣立即下令:中军大营后撤十里,骑军继续拱卫中军左右,随时准备扑上去,撕咬对方骑军。

    俨然是朱棣要退到十里外看大决战的趋势。

    黄昏不明觉厉。

    隐然觉得哪里不对,旋即明白过来:只撤退十里,这点距离对于骑军而言,毫无威胁,只要鞑靼骑军撕咬住明军骑军,再分个一千人追击中军大营,大家都要完蛋。

    朱棣一边披甲,一边笑着对黄昏说:“敢不敢随朕去杀一遭?”

    黄昏懵逼,“您不退?”

    朱棣哈哈大笑,“只有战死的大明君王,没有逃跑的永乐。”

    接过长剑,来到帐外翻身上马。

    目光直直看着远方的沙场,听着此起彼伏的红衣大炮的轰隆声,朱棣脸上涌起潮红,神采飞扬,平日里藏匿在龙袍下武将风采,在这一刻睥睨天下。

    鞑靼,朕来了!

    第255章 杀敌!杀敌!杀敌!

    站在大帐门口看着这一幕的黄昏,忽然间热泪盈眶。

    不知道为何,他想起了一个画面。

    他看过一部电视剧。

    一部朱棣不是主角但却压住了所有主角风采的电视剧,在那部电视剧里,朱棣落幕之时,出现了一个浪漫主义的画面:

    朱棣闭上眼,他披甲骑马,走在斡难河上,迎河而上,在他背后,是血色的黄昏,苍穹之上,偌大的天空,只剩下一幅大明疆域的画。

    何其壮观。

    然而,此刻的朱棣就在自己眼前,即将展现永乐的沙场不世之风采,这位千古大帝,此刻将在自己眼前上演他最擅长也是最拿手的事情:杀敌!

    杀敌!

    杀敌!

    杀敌!

    黄昏心头热血澎湃,大笑道,“陛下,且等微臣一刻!”

    转头对许吟和于彦良道:“披甲,出战!”

    于彦良和许吟两人哭笑不得,“就你?”

    黄昏哈哈大笑,“我要跨东风骑白马,我要跟随陛下天上人间叱咤,杀他个天崩地裂,纵九死而无悔也,休要多言,牵马来,拿甲来,我要用剑!”

    许吟和于彦良两人,不知道为何,忽然觉得眼睛里进了匹战马,难受的很。

    很快。

    有人牵来战马拿来盔甲和长剑。

    很快……黄昏后悔了。

    这尼玛光看着朱棣披甲挂剑何等的意气风华,等自己披甲之后,才发觉这尼玛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重量。

    盔甲很重,压得黄昏全身酸痛。

    长剑也很重。

    黄昏咬牙切齿,坚持着披甲挂剑,登上战马,忽然想起什么,对士卒道:“去去去,给我拿一把枪来,要长一点的。”

    用剑感觉不保险。

    还是枪好一点。

    长一点,才能保持和敌人的安全距离,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近身和敌军厮杀,自己用剑的话就是给鞑靼人送军功嘛。

    朱棣看着这一幕,乐呵呵的笑了。

    对于彦良和许吟两人道:“朕给你俩下道旨意,不论你俩死活如何,朕回到中军大营,要看到这货还能在朕面前活蹦乱跳。”

    说这话的时候,朱棣是看着一旁同样披甲挂剑了的纪纲和庄敬。

    是在敲打两人。

    沙场纷乱,你俩别趁着这个功夫害黄昏。

    黄昏出一点事,你俩也别想活。

    纪纲和庄敬唯有苦笑。

    得,心里这点小心思也没用了,刚才看到黄昏要一起出征,还想着趁这个机会,在乱军之中悄悄给这货递一刀。

    现在好了,还得祈求他别莽撞的冲进敌军群中送死。

    憋屈啊。

    纪纲心里窝火万分,你妹的黄家人,黄观在诏狱,老子得好吃好喝供着,现在到了沙场,老子还得祈求老天爷别让你黄昏死翘翘。

    老子这个宠臣比起你黄昏来,待遇差距太大了嘛。

    一行人披甲挂剑之后,直奔中军后面,欲要寻找战机,杀出去将和明军中军对峙的鞑靼步军一网打尽。

    ……

    ……

    鞑靼阵后,阿鲁台亦是浑身披甲。

    在他身旁,站着吴笙游。

    吴笙游没有披甲——他也不畏惧被大明的流矢所伤,稍后战局紧张,他就要退后,他此刻在这里,是为看清朱棣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