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551章

第551章

    实在不行上身体,保管百试百爽。

    简单吃了晚饭,徐妙锦早早的就睡了,她这几日身体不适,绯春在书房里陪着黄昏看书,黄昏也没看书,一直在拿着笔豪画来画去。

    燧发枪的改进并不简单,需要不断的实验。

    这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少则三五月,长则三五年。

    主要是把燧发枪的构造和构思弄出来,具体实践和工艺制作,则要交给军器监那边,毕竟那群人才是专业的。

    忽起大风,又来骤雨,夹杂电闪雷鸣。

    黄昏让绯春关了窗子。

    放下笔墨,他开始坐在灯前谋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陈瑛欺人太甚。

    是时候想一个点子来收拾一下陈瑛了。

    但那朝堂二品大员,又坐在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要职之上,没有确凿的重罪,朱棣绝对不会动他,所以还是要想一个稳妥之策。

    从立储上下手最好。

    黄昏做在书桌前,定定发呆,灯火摇晃,便似一道风景。

    绯春坐在门槛上,看着风景,眼里惘然。

    她现在自己都已经搞不清楚对姑爷是喜欢还是厌恶了,今夜小姐又关了门,关门前旁敲侧击的说今夜可能会有大雨,书房很凉。

    言下之意,姑爷去她房间。

    绯春有点惘然。

    如果姑爷真去了自己的房间,自己该怎么办?

    老实暖床吗?

    也不是心有不甘,就是一时间觉得无法接受,姑爷从始至终都没说过她一句好话,更没有表达过任何关于喜欢关于感情的话语。

    如果那样,自己那些大户人家的家姬有什么差别。

    然而她想多了。

    黄昏竟然呆坐了一夜,熬不住了,扑在书桌上睡了过去,从始至终,黄昏都在想着如何报复陈瑛——杀人者人恒杀之。

    所以他自己都不知道,错过了一个本可以很美好的夜晚。

    当然,他也有心无力。

    被乌尔莎榨干了。

    ……

    ……

    接下来的日子,应天似乎暂时平静,立储的声音小了,朝中各项政事都转移到了入夏后的各地灾情,有水灾有旱灾,还有虫灾。

    朱棣让狗儿太监、丘福一起组了个钦差团队去往苏州。

    郑和的舰队开始下西洋。

    福建那边,随着朱棣不断的调任官员,曾经的建文旧臣被打散到全国各地任职,梅殷和朱允炆在福建留下的痕迹,一天一天消失。

    最终成为过往。

    雒佥死在了诏狱,激不起风浪,只有狗儿和郭资知道他为何而死。

    区区雒佥,也敢让朱高燧成为你侄儿?

    作死也不是这么作的。

    黎利带着大明天子的赏赐回安南去了,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改换身份的高贤宁,作为黎利的仆人,潜伏去了安南。

    同时去的还有大批钟山工坊的技术骨干,以及沈熙礼派过去帮助黎利的时代商行的一个骨干成员,这些人将来都会被重用。

    这一次去安南,算是镀金。

    实际上,黄昏和沈熙礼在他们临走前设宴,画了个大饼。

    等安南那边发展起来,时代商行会在那边设立分行,他们当中的一些能力卓越者、成绩突出者,会成为分行的大掌柜。

    这是个大饼,众人无不为之鼓舞。

    安南的使团到了应天。

    朱棣设宴接待,看到了胡汉苍父子的国书,还行,态度比较诚恳,言辞比较真挚,说胡汉苍登上王位是迫不得已,他们并不知道陈朝还有后人活着。

    又说此事如何处置,但听大明皇帝陛下的圣旨。

    朱棣信了他的鬼。

    但胡汉苍父子的这个态度让朱棣很爽,不管怎么说,这对篡国的父子这种态度,可以让大明争取不少的时间。

    于是让使团回去禀报胡汉苍父子,说此事大明还需要再看情况,若是情况允许,胡汉苍就退位,把王权还给陈朝后人陈天平罢。

    至于胡汉苍父子会不会应诺,朱棣已经不在意。

    使团一来一回,再一来一回,时间也就差不多。

    那时候胡汉苍父子再作妖,大明养的那些雄师难道是吃干饭的,正好趁机收拾他。

    黄昏的日子比较咸淡。

    大部分时间在家研究方便面和方便面的保存、防腐问题,军器监那边有问题了,他又跑去军器监参与火器改进,争取让接下来的战事大明能够无往不胜。

    还做了件事,让赛哈智派了个精通西域语言和大明官话的人去教导乌尔莎一行人。

    当然,他也没少跑去找乌尔莎。

    老地方见。

    鸡笼山巅,俯视应天,雪花飘飘北风潇潇,温柔冢内葬英雄,不知今夕何夕。

    第421章 流言如虎

    朱高炽还在应天养病,貌似远离是非圈子,实则上他根本不用操心,该有的政治资本有了,该有的拥戴之臣有了,只要不作死,应天这边有的是人帮他说话。

    纪纲没有作妖,陈瑛偃旗息鼓。

    朱高煦偶尔作死。

    朱高燧又没了声息,不知道还有雄心壮志否。

    解缙和姚广孝的编书有条不紊。

    郑和下西洋尚无好消息也无坏消息,平淡之中,大洋的凶险皆藏其中。

    时间渐渐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