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争魏在线阅读 - 第1275章

第1275章

    杨深打开第二道遗诏。

    “若我子孙不愿大秦败亡,朕有两策可行,其一,率众入高原,收罗高原之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联合西域诸国,与渤海、金兰等属国同伐中原,事或有可为……”

    杨深眉头一皱,武帝可能不知道,他的不肖子孙们经过三百多年的隔阂,早就形同仇寇。

    渤海国被李家击败之后,立即上表称臣……

    金兰国攻下交州之后,原本有很大的机会席卷江南,与唐国划江而治,但这个生在温暖南方的属国,根本没有如此雄心壮志,躺在红河平原上,安于享受,不思进取。

    至于西域,他们更愿听从汉国的号召。

    而汉国这两百多年来,早就跟中土反目成仇。

    巴不得大秦早些覆灭,他们好继承大秦的正统。

    大秦的衰落,不仅仅是天下人心离散,更是杨氏子孙的一代不如一代……

    就算是杨深,这么多年来,也不过在军事上展露出过人的优势,但争霸天下,靠的绝不仅仅是军事,不然西楚霸王也不会拜在汉高祖手上。

    “高原气候温润,河谷遍地,亦可养马,居高临下,可直取河西,再攻管中国,此乃帝王之资也!”年轻的骁将杨坚惊喜道。

    大秦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在经营高原,一些重要的城池、关隘都还掌握在朝廷手中。

    高原上的羌民早就汉化了,尽管大秦衰落,但他们依旧承认大秦的正统,对大秦有非常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年运河大叛乱,高原上还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前来协助平叛,血战十三场,死伤殆尽,无一人逃走,给杨深留下了深刻印象。

    番外7 夕阳

    这些年高原的耕种技术提高,人口不断增长,突破三百万。

    因高原气候,他们还保持着羌人的剽悍,男女老少,皆可上马弯弓。

    “虽是帝王之资,只怕难以抵挡唐人。”杨深有些灰心,他与唐军大小二十七战,深知唐军的战力。

    如果秦军是垂垂老矣的迟暮之人,那么唐军就是一群热血激昂的青年。

    他们作战奋不顾身,保持着汉家男儿的勇武和血性,军中骁勇之将极多,曾经五千精骑,深入草原,转战千里,一战大破四万突厥骑兵,生擒突厥沙钵略可汗,威震天下。

    杨深也只在传说中看到早期的秦军有如此战力。

    再说以区区高原对抗整个中原帝国,杨深实在没有信心。

    接连的战败,也在一次次的消耗杨深的心力与活力。

    “唐人不是铁打的,大秦未尝不可一战,休整数年,先取南中,充实粮草,再取蜀中,夺其人口,北上争锋河西,只需数战,唐人便无法在关中立足,有此半壁江山,足可与唐人争雄,五十年、百年、两百年,大秦必可复起!”杨坚的瞳孔中扑朔着一层火光。

    杨深虽然疲惫了,但杨坚没有,他比杨深更年轻,更有雄心壮志!

    而且他也是大秦的宗室。

    “事已至此,不可犹豫,早一天迁入高原,便多一分元气!”杨坚半跪了下来。

    杨深忽然感觉自己不认识这个同窗一般,他的雄心远在自己之上,更为难得的是,杨坚在文治上表现出来的才能还在自己之上。

    两人自幼便一同在太学内学求学。

    内学就是当年的青营,凡皇家子弟年满七岁,皆需入学。

    两人一起在内学度过了八年时光。

    “稍待片刻。”杨深一时不能决断,打开了第二卷黄绢。

    “占据高原只能苟延残喘,难与中原相抗也,若不愿战,可由蜀中入南中,进入交趾,渡海而东,于美州新大陆再建华夏,再建大秦……”

    大秦国力强盛时,也向其输送过数千死囚,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上面如何了。

    看武帝的语气,非常希望子孙能有人在美州延续华夏文明。

    只可惜武帝平定天下之后,国家虚弱,航海技术并不发达,文帝一心发展内部,无暇顾及外面。

    杨深这辈子最崇拜的就是武帝,所以他从军时,也从白人将做起。

    既然武帝希望子孙能在美州开枝散叶,杨深自然要实现武帝的心愿。

    地图上,美州新大陆非常大,武帝特意提醒,其土地肥沃远在中原之上。

    “你我二人是杨氏最后的希望。”杨深望着杨坚道。

    而杨坚其实也知道杨深早已心力交瘁,“殿下……”

    “所以你愿入高原,就去吧,孤向父皇请一诏令,封你为隋王!”辈分上,杨坚还是杨深的侄子,而杨深性情大度,对手下极为宽容,所以即便大秦摇摇欲坠了,还有这么多忠勇将士愿意跟随他。

    “殿下……”杨坚感激涕零。

    隋王虽然只是一个小王,没有夏周汉魏高大上,但好歹也是亲王。

    关键有了这个王爵,杨坚在高原上就有了正统性。

    杨深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我都是杨氏子孙,孤做不成,但你一定能行!”

    也不知为何,杨深越看杨坚越有帝王之气。

    “坚此生必以克服中原恢复大秦江山为己任,子孙后代亦以此为念!”杨坚不是没有野心,只不过一直隐藏的很好。

    “好!如此方是我杨家男儿!”

    杨深心中忽然轻松了许多,不再那么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