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在线阅读 - 第197章

第197章

    “陛下,即便是咸阳城这么宏伟的都城,他能够容纳多少人呢?”

    “即便故土难离,可若咸阳城与其他地方相差太多,难道人们没有那个贪婪前来么?”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百家宫。”

    “现在百家宫中有无数大儒、名师、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

    “若是不加以限制,难道不会有人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百家宫么?”

    “可如果有了限制,只有咸阳城的户籍能够入百家宫,那么其他地方的人难道不会嫉妒么?”

    “如果没有限制,那么天下人才都汇聚到了咸阳,谁去发展原来的地方呢?”

    陈珂说出了一个很血腥的事实。

    他看着嬴政,微微叹气。

    “这便是问题的所在了。”

    “所以,百家宫刚开始的时候,自然可以让天下人都可以进入,甚至没有限制。”

    “但等到之后天下安定,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必须有限制了。”

    “臣之前跟陛下说过,各地都会有百家宫,但咸阳的一定是最好的。”

    “总有人只想来最好的。”

    “那么便是要加以区分,而户籍制度便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各地举行文选赛,用的也是考试。”

    “每个地区得到不同的名额,如咸阳城,咸阳城文选赛前二十者可以入咸阳城百家宫。”

    “如齐郡,齐郡前十者可以入百家宫。”

    嬴政有些怅然,虽然陈珂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他却清楚地明白了。

    这就是户籍制度么?

    他甚至通过陈珂的举例,想到了其他的东西。

    比如可以通过户籍限制经商,必须可以通过户籍限制耕地,比如可以通过户籍限制房屋。

    比如可以通过户籍限制做官.....

    似乎一切的事情都可以与户籍扯上关系。

    他眼神中带着意味深长的看着陈珂。

    “你之前所说的轮换制,只怕也与户籍制度有关系吧?”

    嬴政并没有等陈珂回答,而是直接开口道:“出生在齐郡的人,决不能在齐郡为官!”

    “或者说,出生在某地的人,绝对不能在某地做官。”

    “必须到其他的郡为官。”

    嬴政眯着眼睛,眼睛中闪过些许寒光。

    “如此一来,在配上轮换制度,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限制这些人了。”

    陈珂微微点头。

    “不错。”

    “臣当初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便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陛下,身份证与户籍制度牵连到一起,可以最大限度的制约那些六国之人。”

    “但同样会有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大秦方才统一,这样子做,有可能让那些人对大秦没有太大的凝聚力。”

    嬴政听了这话,却也并不急忙,只是淡淡一笑。

    “朕知道,你一定有办法。”

    “否则你不会提出户籍制。”

    “不是么?”

    第一百三十一章:等死!

    嬴政说这话的时候十分自信,他太清楚,太了解陈珂的性格了。

    陈珂不会把自己放置在危险当中。

    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陈珂绝对不会说出来这个问题。

    “所以说,究竟是什么办法,才能够解决你所说的这个问题呢?”

    嬴政十分好奇。

    六国之人心中有故国这是常态,毕竟大秦方才一统,各国百姓的心中其实还没有大秦的这个概念。

    他们心中依旧觉着,自己是x国人。

    陈珂微微一笑,脸上带着些许的得意之色:“陛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陛下未曾想出来,只怕是因为陛下考虑的太多了。”

    “太过聪慧的人总会想要把事情想的详细,考虑到方方面面。”

    “不像臣,臣只会用简单粗暴地方法。”

    嬴政看着陈珂,翻了个白眼,有些无奈:“都这个时候了,就不必吹嘘朕了。”

    “快些说你的办法。”

    陈珂这才是轻咳一声,紧接着说道:“陛下,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重新划分郡县。”

    “陛下一统天下后,共有十三个郡县。”

    “这些郡县其实大多数,都是在六国原有的基础上设立的。”

    “既然现如今我们想要重新统计户籍,甚至设立户籍制度,那么为什么不重新划分郡县呢?”

    陈珂站了起来,走到了一旁,指着那悬挂在墙壁上的堪舆图。

    “陛下您看。”

    “此处乃是原本燕国的故地,他与齐、赵两国故地相接。”

    “如此一来,可以将燕国故地划分为三个郡。”

    “其中一个和赵国故地的某一处划分为同一个郡,在这个郡中,一些县的设置也可以如此做。”

    “这样虽然不能够让所有的燕国故地百姓忘却燕国,但却能够划分三分之二。”

    “赵、齐故地同样如此。”

    陈珂在地图上比划着。

    “陛下在燕地置三个郡,一者为燕地故郡,一者与赵地合一,一者与齐地合一。”

    “而赵地剩余的部分,则是一部分与魏地合一,一部分与秦地合一,一部分与齐地合一。”

    “而魏地剩余的部分,则是一者与秦、一者与韩、一者与楚、一者与齐。”